能工小巧匠 | 古老独特的染色工艺:扎染
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9-21
  • |
  • 作者:未图




秋已至,夏未央,

日复一日的闷热里,

如果能偶遇一抹清秀的蓝,

一定能让人想起

山间清新又凉爽的溪水。

这蓝,如此纯净,

仿佛是从蔚蓝的天、

湛蓝的海撷取而来,

每寸每缕都治愈人心。

本期

『能工小巧匠』

古老独特的染色工艺:扎染,

邀您一起走进非遗文化的世界,

探寻扎染的奥秘。


·何谓扎染?·

“扎染”,又称绞缬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是一种采用结扎染色的古老工艺,也是我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。它依据一定的图案将织物进行结扎,然后将其放入植物(比如板蓝根、茜草、苏木、栀子等)熬成的汁水中反复浸泡染制,待染透后,解去缝扎线脚、放入清水中漂洗,布料上就留下所缝扎的清晰图案。2006年,扎染技艺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作为古老的染色技艺,

扎染源远流长,工艺独特,

接下来,

让我们顺着时间的脉络,

一同来感受扎染的发展历史吧!


·历史回眸·

·东晋

扎染工艺具体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追考。据记载,早在东晋,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。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,即是1957年出土于新疆阿斯塔纳地区的东晋扎染织物。出土织物色彩鲜艳,花纹为排列规则的小菱形纹,由此也可看出东晋时期的扎染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。

·唐代

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,为美化服饰而出现绞缬的纺织品自然大为流行。唐代诗人薛涛在其《海棠溪》中一句“人世不思灵卉异,竞将红缬染轻沙”,把扎染后的丝绸与海棠相媲美,表达了扎染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水平及审美标准。除了诗歌赞美外,唐三彩、绘画、壁画等艺术形式也随处可见扎染在民间的“记忆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盛唐时,我国的扎染技术传入日本等国,日本如获至宝。在日本的东大寺内,至今还保存着我国唐代的五彩绞缬。

·宋代

(宋代《大理国画卷》)

北宋时期,因为扎染制作复杂,需要耗费大量人工,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。但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,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。宋代《大理国画卷》所绘跟随国王礼佛的文臣武将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,同传统蓝地小团白花扎染十分相似,可能是大理扎染近千年前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。

·明清

到明清时期,我国织造技术得到空前发展,在江南地区形成了“男女勤谨,络绎机杼之声,通霄彻夜”的盛况。随着制造业技术的进步,染色工艺也得以进一步提升。构图、色彩搭配都达到了更高的审美水平。在洱海白族地区甚至出现了染布行会。明朝洱海卫红布、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更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。

·近现代

时间的脚步来到近现代,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。特别是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密集著称的周城、喜洲等大理白族地区,已然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。大理的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,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织染文化。其产品涵盖服装、床单、桌布、窗帘、壁挂、挎包、茶杯垫、扎染布匹等250余品种,扎染花纹图案也不断推陈出新,发展到2000多种。扎染旅游制品80%以上产品销往日本、英国、美国、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这里,妇女们个个在扎花,户户在入染,扎染早已成为她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,仿佛穿梭在苍山洱海间的蓝天白云,“大理蓝”正走出大理,走向世界。


一块白布、一卷白线、些许染料,

白蓝相间的自然气息中,

有种简单、温柔的质朴感。

如此简单,却又如此珍贵,

这是扎染,

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。

接下来,

请跟随我们,

一起来制作一款太阳丝巾。

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观看详细操作步骤